close

 

 

        前天晚上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已婚好友應該是情緒積壓到達臨界點,通常十點前就會哄小孩和自己睡著的她,居然在凌晨打了電話,跟我說了約莫十次,「聽我的話,妳千萬不要生小孩。」可是我長這麼大,還真沒聽過誰的話。

 

通話的原因是我乾兒子最近常常覺得腳很痛,有時酸痛到完全睡不著,所以連續好幾天晚上,覺都沒有辦法好好睡,變成她和老公跟著小孩一起睡眠失控,二個大人上班只能偷偷打瞌睡,小朋友是去幼稚園直接睡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醫生診斷的結果,聽說是俗稱的「成長痛」。

 

好友用最簡單的方式跟我說明,就是你原本細細小小的四肢,還沒有辦法承受很多動作的時候,你開始不一樣的生活,上學、運動之類的,你的四肢還沒有辦法應付過來時,就會覺得痛,等到長大適應了之後,就不會痛了。

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雖然不知道我乾兒子得長到多大的時候,才開始不會痛,但我能做的,也只能安慰好友,最近沒睡好沒有關係,反正以後我們都會長眠,然後她罵了我幾句之後,就很開心的去睡覺了(嘆)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雖然我沒有生小孩,但我也曾經是個小孩,可能我也曾經有過這樣四肢不適應的成長痛,但現在長大了,早就已經忘了那個時候的痛了。

 

        聽說成長痛發生在二歲到十六歲的小朋友身上,這是身體上的成長痛,證明你的身體正在成熟長大,而心理上的成長痛,沒有年齡限制,也沒有男女之分,只要活著,我們就得要成長,也得要痛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關於成長痛,讓我想起了,和我只相處過一年多的媽媽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那時候,我還很小,小到我不知道什麼是痛,媽媽就離開了,但我比弟弟幸運,他被媽媽抱過的次數,是幾乎沒有記憶的少,因為弟弟出生沒有多久,媽媽就生病過世了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奶奶只要提起媽媽,就是無止境的嘆息和捨不得,她非常喜歡我的媽媽,永遠都是誇我媽媽是個標準的好媳婦、好媽媽,脾氣好又乖又溫順,很對不起我媽,這幾點我沒有傳承到,然後每天一早起來就去菜市場買菜,打掃家裡、洗衣服,讓家裡一塵不染,每次講到這個,我的腦子就會無預警的竄進,每天被我宅著的房間,嗯~一塵不染這四個字,我更沒有遺傳到。

 

再順便補上一句,如果妳媽沒死,妳現在不知道會有多幸福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如果,這二個字,總是帶著太多遺憾,所以我儘量不去想它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我對媽媽幾乎沒有什麼印象,也許是那時候真的太小,腦子也太小,小到無法記住那時候的事情,唯一留下來的,是我額頭上的一道疤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我們家的樓梯有一個魔咒,只要是我們家的小孩,就會從那個樓梯摔下來,好像是從我開始,我就從二樓摔了下來,額頭破了,流了很多血,聽奶奶說,我被媽媽揍了,因為痛、因為流血,我哭了很久,曾經試著努力想起當時的疼痛,但依舊徒勞無功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唯一能摸到的,有溫度的,就是我額頭上的那道疤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有時因為過敏問題去看皮膚科醫生,他們都會問我,要不要除疤,雖然疤留在我不是特別好看的臉上,的確更不好看,但,這是似乎是我能記得一輩子,擁有過和媽媽共同記憶的證明,我不想失去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我想帶著這塊疤,到天上和媽媽相遇,這樣她或許能認得長大的我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媽媽的過世,不算是我的成長痛,那時實在是年紀小到不知道什麼是痛,但媽媽不在我的生活裡,這件事,卻是我成長時期,有點生澀、有點尷尬,也帶點微酸的苦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當每一個新的環境問到,妳媽呢?我總是笑著回答,她過世了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我可以面對媽媽死去的事實,但我不習慣面對那一張張惋惜又憐憫的表情,那總是讓我無所適從,我甚至曾經因為不想看到,而不去回答那些問題,在那個叛逆的年紀,開始覺得媽媽的離開,成了我的困擾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關於我的媽媽作文比賽,拿了獎,母親節卡片製作比賽,拿了獎,當我從校長手上接過獎狀和文具用品套裝禮盒的時候,沒有人知道我的心虛,也沒有人知道我覺得自己有多麼好笑,後來,為了躲避這樣的諷刺,我不再參加任何有關媽媽的比賽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甚至,逃開所有相關話題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媽媽,成了我成長痛的一個印記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但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,那個禁忌突然被時間打破,也許是我在不知不覺中長大,那些尷尬默默的消失在我的生活裡,媽媽不再是我的忌諱,坦然的突然讓自己措手不及,還來不及細想自己的改變時,就已經忘記過去的那些苦澀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醫生說的對,長大了,就不會痛了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接著仔細翻開我的幼兒成長期、叛逆青春期、未來徬徨期、對愛半生不熟期、對自己捉摸不定期,都曾發生過,那些當初認為會痛一輩子的成長痛,第一次暗戀失敗、第一次選錯科系、第一次唸錯學校、第一次被劈腿、第一次被朋友背叛、第一次被和老闆頂嘴被炒魷魚、第一次面對生命的死亡,這些當初痛不到行的事,現在想起,也只是小菜一碟,人生好像才剛要開始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痛過的記憶的確還在,那是我們生活過的證明,但是痛的感覺,就算是你再怎麼努力想,卻是再也想不起來的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遺忘,或許是缺點,但仍然有它應該要存在的好處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想到了離婚的朋友,他們正在就讀小一的孩子,半年前他們決定離婚,不是因為誰有了第三者,不是因為誰賭博欠了高利貸,只是愛情不知道從什麼時候,在他們的生活裡消失,他們面對彼此無話可說,唯一的對話,都是關於小孩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他們在給小孩一個完整的家和自由之間拉扯,彼此都還這麼年輕,而未來實在還有太多無限的可能,認為不快樂的家庭無法給一個小孩幸福,所以決定分手,前一陣子老是覺得時間不夠用、老是覺得全天下自己最忙的一群人,好不容易抽出二個小時來聚餐,我看見爸爸帶著小孩出席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這些叔叔阿姨對小孩的熱情,好像對待小時候的我一樣,我害怕他也會經歷和我一樣的成長痛,於是我反而和他保持距離,不想過度的關心,某位朋友不知道是吃飽,還是喝太多,突然問小孩,「那你平常跟誰住?」「爸爸。」,「那你會想媽媽嗎?」「會啊!」小孩邊吃飯邊開朗的回答。

 

「爸爸和媽媽分開,你會不會很難過?」

 

小孩想了一下,依然很開朗的說,「不會啊!反正XXXOOO的爸爸媽媽也分開住,大家都很習慣。」

 

我感到很心酸,那些關於他們被迫習慣的成長痛。

 

可是,我們都是這樣的長大,這樣的痛過來。

 

或許不只年紀小的他們,還有現正經歷過一半人生的我們,未來仍然有大大小小無數個需要面對以及承受的成長痛,可能我們又會在即將發生的那個當下,覺得疼痛好像過不去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不過,就像醫生說的,長大了,就不痛了。

 

所以,我們應該期待的不是傷痛過去,而是趕快長大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雪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